执业护士护理管理指导:留置尿管的护理工作规范(一)工作目标。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摘要】通过总结前人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技术相结合,采用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拔管后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进行艾灸,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发生尿潴留,效果良好。

【答案】:①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擦拭尿道口周围1或2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硅胶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②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③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间歇性夹管,每3~4h开放1次。④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

一、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定期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以及引流管的位置应该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逆流;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每周定时做尿培养一次,及时发现感染;对于膀胱有感染者,选用合适抗生素膀胱冲洗。二、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及连接管扭曲折叠,观察尿液引流情况。

1.相关知识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1)导尿术1)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减轻病人痛苦。2)协助临床诊断。3)为膀胱肿瘤的病人进行膀胱腔内化疗。(2)留置导尿管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借以观察病情。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持续引流和冲洗,并可减轻术后切口张力,有利于愈合。4)昏迷、瘫痪或会阴部有伤口者保留导尿管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2.护理程序(1)护理评估:按病人年龄、性别、膀胱充盈度及尿道扩约肌有无松弛等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及合理操作方法。(2)护理问题:导尿有尿道黏膜损伤的危险;留置尿管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

常见管道护理及注意事项一、管道的分类1、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2、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摘要】通过总结前人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技术相结合,采用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拔管后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进行艾灸,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发生尿潴留,效果良好。【关键词】尿潴留;留置尿管;护理留置导尿易引起尿道黏膜的损伤,时间过长,拔管后常易发生尿潴留。脑血管病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的几率较高。

我科从2000~2002年期间统计,脑血管病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拔管后发生尿潴留者约占25%。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对92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拔管前定时夹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250ml及艾灸的方法预防尿潴留,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35~60岁12例,60~75岁65例,75~95岁15例。

排尿管正确使用的方法:1、洗手、清除手上的病菌以预防感染。2、准备以下用具:棉签一包、透气纸胶布一卷、塑胶袋一只、便盆、生理食盐水或煮沸过的水、优碘消毒溶液(视需要)。3、将便盆放入病人臀部。4、用手分开阴唇或回缩包皮。5、以棉签沾湿生理食盐水或煮沸过的水,清洁靠近导尿管口端的导尿管约一寸(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签,将脏的棉签丢入准备好的塑胶袋内。

如果有,请告知医护人员处理。7、将导尿管用透气胶布以井字形贴法固定在大腿内侧(女病人)或下腹部(男病人),每天须更换黏贴部位,防止长期黏贴或导管压迫,造成皮肤损伤。扩展资料:排尿管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2、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夹管。3、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4、妥善固定尿管,保持管道通畅,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用呋喃西林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

关于导尿术护理管理论文篇二导尿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的并发症,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易发生多种常见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长期留置尿管;预防及护理;并发症留置气囊导尿术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性能柔软、固定性好、方便护理、操作简单,但是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往往会出现尿道粘膜损伤、尿路感染、尿管滑脱、拔管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十分重要。1.行导尿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尿潴留患者膀胱高度膨胀,首次放尿不可超过1000ml,以防腹压骤减引起虚脱及膀胱粘蟆急剧充血而引起血尿.2.引流管要牢固地固定在床沿上,避免翻身时将尿管拉出,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而影响尿蔽流出。

3.每日定时开放导尿管,不可使尿管长期开放,避免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一旦拔除尿管,膀胱充盈缺如。医学教育网.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袋提高于床沿,以防引起逆行感染.5.若病情允许应每日清洗会阴,保持尿道口清洁。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尿,达到膀胱冲洗的目的,对昏迷、危重患者每日用0.02%呋喃西林500ml冲洗膀胱,严防泌尿系统的感染。

(一)工作目标。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增进患者舒适,促进功能锻炼。(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尿管留置时间、尿液颜色、性状、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腹痛等症状。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4.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会阴护理,尿道口清洁,保持尿管的通畅,观察尿液颜色、性状、量、透明度、气味等,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6.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摄入适当的液体。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做好尿道口护理,7.拔管后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处理。(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2.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会阴部清洁,尿管通畅,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