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解读:子羔学无所成,让他做官的人是在误人子弟,学在仕之前,学是仕的根,学是开发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仕是传播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学问不牢不正,就如同播撒罪恶给老百姓。子路认为有老百姓,有社稷,为什么只有读书才叫学习呢。
就如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学习本身就充满了迷茫,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学习了干什么?甚至有人说:读书无用论。孔子说:所以呀,我特讨厌那些耍嘴皮子的人。邪说怪论都是貌似讲得通,而且迷惑性煽动性都很大,就比如有些公知,发表的意见都好像很有道理,俨然成了真理,一旦实施起来,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读书,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事,甩嘴皮的人目光短浅,他们只看到目前的利益和得失,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和得失。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是什么意思全句是“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第一章。译文:没有奉行仁爱却遗弃其亲人的人,没有奉行公义却不顾其君王的人。作品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出处:《孟子见梁惠王》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人物背景:梁惠王所求之利,未必是个人财产。
2、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的故是什么意思《赵威后问齐使》作者:刘向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3、故人什么意思故人什么意思?回答如下:故人,读音gùré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旧交,老朋友;古人;死者。出自《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三国演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出处:1、《三国演义》: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儒林外史》: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复员后张季鸾却成了故人了,”“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3、《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胡三省注:“汉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